寒旱区特色农林植物种质资源库
云杉指松科云杉属植物,全部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和极地,是北半球暗针叶林的主要树种。云杉通常为高大乔木,成年时高达20~60米,树枝螺旋形排列,树冠锥形,辨识度很高;树叶针状不成束,在树枝上螺旋生长,一片针叶固着在一个叶枕中。云杉针叶可存活4~10年,叶片脱落后叶枕仍留在枝条上,而植株寿命可达上万年。科学家在瑞典西部发现了一棵年龄超过9500岁的欧洲云杉(外号Old Tjikko),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活树。
全球云杉有34种,但由于种间杂交、生境分化等因素的影响,云杉变种多达600余个。例如,丽江云杉有川西云杉、林芝云杉、康定云杉、黄果云杉等变种;鱼鳞云杉的变种有卵果鱼鳞云杉和长白鱼鳞云杉。云杉很容易发生种间杂交,天然杂交种相当普遍,分布范围也较广。芬兰云杉是欧洲云杉和西伯利亚云杉(新疆云杉)的杂交种,在芬兰广泛分布,也是欧亚大陆北部泰加针叶林的优势种。类似的还有白云杉×西加云杉、塞尔维亚云杉×蓝云杉等杂交种。
不同云杉物种在形态上非常相近,较难区分,传统分类学方法主要通过针叶、球果和树冠等形态指标对云杉进行物种分类。由于云杉形态结构受环境影响较大,一些物种的分类地位颇有争议,即使使用叶绿体DNA分子标记和转录组等现代方法进行分析,获得的结果也有差异。叶绿体DNA分子标记研究发现,布鲁尔云杉(P. breweriana)和西加云杉(P. sitchensis)位于云杉进化树的基部,其他云杉在气候分化为三个进化枝。转录组的分析结果确认了布鲁尔云杉的分类地位,但是部分云杉的分类位置有很大差异。云杉起源于北美大陆,分子标记和转录组研究都支持这一观点。
云杉用途非常广泛,其木材是重要的建筑材料。然而,云杉木材在泡水后丧失抗虫或抗腐蚀能力,因此通常只用于室内的建筑结构,室外保存时间不超过12~18个月就会腐烂。云杉木材在造纸上具有纤维长、易漂白的优点,可用于制作高强度的工艺纸张。云杉还可用于航空器和乐器制作,怀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就是用云杉制造的。云杉(和其他松科植物)的幼茎和针叶含丰富的维生素C,可直接食用或作为茶叶。此外,一些造型漂亮的云杉具有装饰用途,欧洲云杉 (P. abies) 和塞尔维亚云杉 (P. omorika) 就被大量用作圣诞树。
甘肃省寒旱区特色农林植物种质资源库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、榆中县(麻家寺和深岘子林场)及天水市(张家林场和李子园林场)等地建设了云杉苗圃基地,保有云杉三十多种,其中云杉原种23种,川西云杉、林芝云杉、沙地云杉等变种十多种。
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云杉种质资源圃
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云杉种质资源圃(新)
资源库参与的校园绿化工程